經濟危機對我們來說是陌生的,盡管我們從書本上知道1873-1893年、1929-1941年和20世紀70年代爆發了三次全球性經濟危機。但是,我們還是無法理解經濟危機對企業所帶來真正的災難性后果,以及如何才能度過這一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對經濟危機的憂慮和恐慌,應該更多的是一種思想上的‘傳染’。在應對經濟危機中,企業大多采取觀望、停滯的策略以觀察和評估未來的經濟形勢。‘過冬’基本上成為企業領導一致的思想。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企業往往采取做減法,做除法,盡可能砍掉一切可以削減的費用支出等等措施來瘦身強體。
在經濟危機到來的時候,我們
紙箱包裝機械行業的考慮:如何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如何抓住危機所帶來的機遇,在各方面完善和發展自己。
一、“廠家”,因為競爭者的退出而聚焦
如果沒有經濟危機,同行中的競爭者有多少呢?長期以來,很多投資者在決定投資某一項目的時候,不是基于縝密的市場調研、論證、分析的過程,而是因為周邊成功的示范效應。‘傍’、‘搭車’‘仿冒’等非正常理性競爭手段層出不窮。現在,因為經濟危機的來臨,那些沒有創新能力和技術優勢的同業因為準備“過冬”而偃旗息鼓,高懸免戰牌了。大浪淘沙,剩下的廠家則成為公眾聚焦的焦點。
實際上,廠家的經營對企業來講是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采取消減維護“廠家”成本的方法準備“過冬”,無異于把自己的廠家建設倒退若干年。廠家宣傳費的投入通常占據企業銷售額的1%-3%,企業銷售額預計降低,按比例縮減宣傳費投入是無可厚非的,只不過,這種消減應該是基于對廣告載體和展覽會等認真篩選后完成的,不應盲目搞一刀切。
二、加強創新能力,減少生產環節
產品創新能力是一個企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是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礎。企業在加強產品創新能力的時候,應該注意利用社會資源整合的力量,搭建“項目”平臺已獲得完整創新產品的結果。
面對經濟危機,企業家如果能夠審視度勢,明確企業發展的思路和框架,重新調整產品生產線,減少自主環節,采取“資源整合”的積極合作態度,將為企業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拓展渠道,培養過硬的銷售隊伍
握銷售渠道和擁有成熟產品一樣,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隨著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企業不可能全部自產自銷,依靠一定的銷售渠道,才能達到銷售的理想目的。如果能夠注意培養具有專注知識和擁有銷售市場的企業成為自己的經銷商,并幫助這個銷售公司獲得滿意的銷售回報,那么,制造企業的競爭優勢將彰顯。
培養一支過硬的銷售隊伍已經成為“老生常談”。但是,如何培養?如何考核?如何提拔?如何使用等諸多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對企業領導人來說,培養銷售員還是停留在“傳幫帶”的時代,停留在“內訓”階段。實際上,銷售員除了銷售商品的任務外,還具有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向決策層提供有價值的建議和意見的工作內容,這就需要我們對銷售隊伍進行多項系統訓練,有效提高銷售隊伍的整體素質,引進軍隊‘三三’建制,形成有效的團隊領導、區域配合、市場支援的格局。
四、制造“運動”熱點,進行“事件”營銷
“運動”是對企業策劃、組織、執行、控制、應變能力的考驗,是有效拉開競爭者之間距離的好的方法。企業的活力和對社會的影響力不因能夠通過不斷的“運動”來釋放,還能在適合的時候、地點、利用合作的因由來完成‘事件’營銷。
事件營銷Event Marketing,就是通過把握新聞規律,制造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并通過具體的操作,讓這一新聞事件得以傳播,從而達到廣告的效果。
一切都在變,而在經濟危機當中的變化,或說變革則更具有挑戰性。企業管理者要變換思維模式,沖破傳統觀念,圍繞市場經營。還是那句話:“斗爭長才干,奮斗出英雄。”如果沒有冬天的洗禮,就不會有真正出類拔萃的企業家。
這是一個造就企業家的時代,在經濟危機和惡略環境的情況下,真正的企業家一定能夠把握機遇和未來,一定能夠得到鍛煉和成長,因為在他們的眼中,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鵬盛紙箱包裝機械有限公司堅信我們企業的未來會更加的輝煌。